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CONTACT US

行业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黑龍江:特征養殖 開啟鄉村新“食”代
发布时间: 2024-10-25 作者: 行业资讯

  牛糞養蚯蚓,蚯蚓喂家雞,鴕鳥當家禽,寒地養龍蝦……现在,這些在黑龍江省鄉村已不是新鮮事兒了。近年來,黑龍江省依托優質的天然資源,鼓勵量体裁衣,發展“一鄉一品”特征產業,特征養殖業應運而生,多點開花,為鄉村振興供给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對於一隻雞來說,實現吃蚯蚓自在應該是件夸姣的事了。近年來,嫩江市塔溪鄉沐河村安身生態優勢,量体裁衣創建新形式,以蚯蚓為飼料產出的“蚯蚓雞蛋”遠近聞名。

  沐河村的生態牧場和充分水系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促进乡民們紛紛投身於養殖業,但同時產生了許多家畜的糞便,村干部孫志軍有點擔憂,“養殖致富了,但生態環境、村容村貌也很重要,怎么將牛糞合理规划使用起來呢?” 孫志軍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

  2021年,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讓孫志軍了解了“蚯蚓雞蛋”項目,他從中找到了解決村裡牛糞的好辦法。2023年5月,在鄉村領導支持下,佔地3200平方米的沐河村蚯蚓養殖基地建成,引進蚯蚓和種雞,蚯蚓產生的糞還能做有機肥料。

  沐河村黨支部書記劉鬆鬆介紹:“我們的雞飼料配比是90%玉米面、10%的蚯蚓,所以我们叫它‘蚯蚓雞’,‘蚯蚓雞蛋’比一般雞蛋的蛋黃顏色更黃,蛋白質更高,雞肉的口感也更好一些。”

  沐河村的糞污污染解決了,孫志軍說:“更重要的是村裡树立了‘牛糞養蚯蚓,蚯蚓喂雞,雞產雞蛋’新形式,此形式可推廣,我們村裡的牛糞能够‘外賣’了。”

  隨著“蚯蚓雞蛋”的需求逐漸增多,下一步,該村將擴大養殖規模,擴建蚯蚓養殖基地2000平方米,養殖“蚯蚓雞”1000隻,投入4.5萬元引進種蚯蚓3000斤。通過處理蚯蚓糞研发花土肥料,申請養殖“蚯蚓雞”和“蚯蚓雞蛋”有機認証,與電商渠道企業协作,做好線上線下服務,積極帶動更多老百姓参加進來,加速沐河村集體經濟增收,助力循環農業發展。

  近来,天氣涼爽,嫩江市多寶山鎮礦山村衡利養殖場的鴕鳥養殖基地裡,400多隻體型健壯的鴕鳥正邁著大長腿,在室外趾高氣揚、閑庭散步,享用著夸姣時光。

  近年來,嫩江市多寶山鎮大力發展鴕鳥特征養殖,打造齊齊哈爾以北最大的鴕鳥規模化養殖基地,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通過演示引領、串點成線,讓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

  “之前政府號召我们養鴕鳥,剛開始调查的時候,看著體重像豬一樣重的鴕鳥,心裡犯怵。觀察多了我發現鴕鳥有一個特性,便是特別執著,跟我的性情很像,我認為隻要我認真學習飼養知識,總結經驗,必定能把200多斤的大鳥養好。”多寶山鎮礦山村衡利養殖場場長劉衡說。

  劉衡的決心也讓當地村領導們堅定了决心,在政府的扶持下,今年初,劉衡的鴕鳥養殖基地建成了。劉衡算了一筆賬,一隻鴕鳥每年的飼養本钱為500多元,鴕鳥能長到200到300斤,每斤鴕鳥肉售價不低於30元,再加上一隻成年雌鳥每年大約能產30~40個蛋,鴕鳥蛋可雕琢或食用,一個鳥蛋能賣150元左右,一隻鴕鳥就能收入6000~7000元。鴕鳥養殖相對也比較省劲兒,夏天在外邊散養,冬季就進大棚,收益還可觀,致富有期望了。

  據了解,鴕鳥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等特點,飼料價格也相對廉价,養殖本钱低,並且鴕鳥渾身都是寶,不僅鴕鳥肉、鴕鳥蛋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并且鴕鳥的茸毛、皮、腿骨等都能收回使用,鴕鳥油也是化妝品的重要质料,鴕鳥養殖發展远景非常廣闊。

  多寶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姜文文介紹,未來,多寶山鎮政府將持續貫徹落實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理念,因地施策,積極與當地林場溝通協調,開發“林場+基地”形式,探究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延長鴕鳥養殖產業鏈條,添加鴕鳥的附加值,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助推產業振興、鄉村振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能!還是產自澳洲的淡水藍龍蝦。”巴彥縣富江鄉王勇用七年飼養試驗給出了准確答案。“最近打撈的龍蝦體严重約一兩多,我的澳洲龍蝦終於養殖成功了。”王勇激動地說。

  近来,王勇的3.6萬尾龍蝦即將打撈,全村的人都翹首以盼,都想一睹“南蝦北養”的澳洲龍蝦真容。王勇介紹,每畝放養約4000隻蝦苗,成活率70%左右,畝產280斤,依照每斤市場批發價60元,每畝就能收獲16800元,扣除本钱,每畝池塘淨利潤可達8000元。

  富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呂忠雙介紹,富江鄉黨委、政府把發展澳洲龍蝦作為立鄉產業,在五岳村魚池树立富江鄉澳洲龍蝦繁育基地,招引民間資本注入,建設澳洲龍蝦蝦苗繁育池、鏢苗池。鏢苗池能夠添加外塘放養時間,每個成蝦體重加大,每斤成蝦價格可達100元。同時,發揮王勇的養殖繁育蝦苗技術優勢,聚力打造澳洲龍蝦的大型養殖繁育基地,讓龍蝦產業在下一年有井噴式發展。

  “王勇自己養龍蝦這幾年,乡民為他捏把汗,心裡疑问那高檔玩意,咱們老農民還能養好?要是養好了,下一年我也跟著干。”乡民姜大力說。

  王勇說,“最近要買龍蝦的太多了,但我现在沒有那麼多啊,過幾天打撈完畢后,我得留夠了種蝦,剩余的龍蝦才干出售,現在,我正在加緊施工建孵化棚,還有六七天竣工,待龍蝦打撈完畢,部分龍蝦要轉到這裡繼續養殖,並進行孵化作业,下一年就能够賣蝦苗了。”(王春燕 黃向民 記者 宋晨曦)

  寧安市是“中國火山岩稻米之鄉”,擁有国际珍稀的石板田8.5萬畝。萬年前火山噴發流动的岩漿冷卻后,构成大面積玄武岩“石板地”,經過萬年風化和侵蝕,積聚10到30厘米的腐殖土,土質鬆軟、肥美…

  停伐十年來,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生態系統得到必定作用恢復,大興安嶺林業集團、伊春森工集團、龍江森工集團三大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均有顯著增長…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 安徽无为:稻熟虾肥好“丰”光
下一篇: 常德安鄉:林下養殖蚯蚓 環保致富“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