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有这样一位老板,怀揣着对渔业生意的期待,毅然投入 6000 万尾鱼苗,满心盼着能收获满满。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鱼苗竟集体失踪,这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换做旁人或许早已心灰意冷。

别人养鱼,大多是在自家地里挖个小鱼塘,一亩见方的水面,放上几千尾鱼苗,一年到头挣个辛苦钱。
这里水深流缓,水面平静如镜,水质清澈呈浅绿色,里面藻类和浮游生物丰富,正是养鱼的好地方。
更让他满意的是,库区位于一个拐弯处,水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回水湾,对鱼类的生长极为有利。
专家仔细研究了库区的环境和水质,给出了建议:“鲢鱼和鳙鱼都是滤食性鱼类,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很适合在您这片库区养殖。”
他拿出多年积蓄,又东拼西凑了1000多万,毅然决然地前往云南,签下了库区的承包合同。
可问题来了,一般的小鱼塘老板买鱼苗,都是几千尾几千尾地买,卖鱼苗的商家也习惯了这种小批量交易。
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凑齐了6000万尾鱼苗,但价格也被抬到了两元一斤,比他原本的预算高出了一大截。
他算了一笔账,投入了1300多万,如果一切顺利,三年后这些鱼就能长到几斤重,卖出去能赚3000万。
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中残酷。就在何杰秋满心期待地等着鱼儿长大时,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鱼苗的成活率问题,由于库区面积大、水流急,不少鱼苗在投放后就被冲走了。

其次是鱼类的生长速度问题,虽然库区环境优越,但鱼类的生长还是受到季节、水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还得置办不少设施。何杰秋看着这偌大的库区,咬咬牙,又追投了一千多万进去。
妻子拉着他的手劝:“你头一回搞养殖,啥经验都没有,这风险太大了,咱再好好琢磨琢磨?”
何杰秋心里也犯嘀咕,可他这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咬着牙说:“我都计划好了,三年后能卖三千万呢!”
可话虽这么说,眼下他已经投进去两千多万了,这钱就像流水一样,心里能不着急吗?
思来想去,何杰秋改了预算,跟家里人说:“我也不求三年后赚多少了,只要不赔钱就行。”妻子看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由着他去了。
他心里惦记着那些鱼苗,想开船去捞几条上来看看,到底长多大了,生长情况咋样。
他找来了专业的捕捞队,跟队员们说:“兄弟们,今天可得帮我好好捞捞,看看这鱼到底咋样。”
可一整天过去了,一网下去啥也没捞着。何杰秋站在船头,眉头紧锁,心里直犯嘀咕:“当初可是投了六千万尾鱼苗,这鱼都跑哪儿去了?”
第二天何杰秋又找来几条船,还特意把网换成了更大的,跟队员们商量:“今天咱们把网下深点,试试三十米深的地方。”
这时候,有个股东坐不住了,找到何杰秋说:“老何,这鱼苗是不是都死了啊?再难捞,也不会一条都看不到吧?”
何杰秋看着大家,心里又急又愧疚,他拍着胸脯保证:“大家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能把鱼捞上来,让大家放心!”
何杰秋想到了那支远近闻名的捕捞队,他咬咬牙,花了好几十万,把他们请了过来。
这支捕捞队确实经验比较丰富,连库区大坝周围都考虑到了,能够说是撒下了天罗地网。
可当网收上来后,何杰秋愣住了,啥鱼也没有,渔网中间还破了一个几十平米的大洞。
大家纷纷点头:“肯定是,大鱼把小鱼苗都吃了,所以一条鱼都没捞到,还弄破了网。”
剩下的那100多位员工听到这一条消息,也都坐不住了,纷纷找到何杰秋说:“何老板,我们不想干了,辞职。”
何杰秋心里一慌,连忙说:“大家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再找更厉害的捕捞队,肯定能把鱼捞上来,给大家一个交代。”
何杰秋心里一阵绝望,之前虽然捞不到鱼,但他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是捕捞方法不对。
另一方面员工们听到这一条消息后,彻底打消了留下的念头,全都跑过来跟何杰秋说:“何老板,我们真的要辞职。”
何杰秋看着大家,心里虽然难受,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行,谁想走就走,我会给大家补偿。要是有人愿意留下,以后挣了钱,咱们一起分。”
至此何杰秋心里头满是疑惑,眉头皱得紧紧的,嘴里不停地嘟囔:“这鱼到底跑哪儿去了?难不成都死了?
要说捕捞方法不对,也不太可能啊,那么多船,那么大的网,咋就捞不着鱼呢?”

鱼塘老板们听了,纷纷猜测:“会不会是因为你那个库区面积太大了,鱼儿都分散在各处,所以捞不上来?”
何杰秋听了,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他皱着眉头说:“那可是6000万尾鱼苗啊,就算分散得再开,捕捞几百上千条总该没问题吧。可现在倒好,根本见不到鱼的影子。”
他想来想去,最后想了个办法:去查阅书籍,看看能不能查到鲢鱼和鳙鱼的生活习性,说不定能找到比较合适的捕捞方法。
他一头扎进书房,一本接一本地翻,眼睛都看酸了,可半天下来,啥收获都没有。
快3000万投进去了,却看不到一点点希望,何杰秋心里又急又难过,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个已经50岁的男人,背渐渐有点弯了,这可是他大半辈子的身家啊,要是就这么打了水漂,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过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觉得眼前都是重重困难,看不到出路的时候,或许转个弯,就会出现新的转机。
不愧是有专业相关知识的人,余建波一来到库区,站在岸边,放眼望去,心里就有了底。
说完后余建波有些犹豫地说:“老何,我可以帮你解决这一个问题,但这成本可不小,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好几百万呢。
何杰秋的姐姐听到这一条消息后,赶紧跑过来劝何杰秋:“老弟啊,别再往里投钱了,这都是无谓的付出,只会亏得更多。”
何杰秋心里也清楚,这风险很大,可他就是不愿意放弃,咬了咬牙说:“姐,说什么我也要试一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他心里明白,鱼一旦听到动静,就会立马躲到水深的地方,而且会一直往前游,根本捞不上来。
为了完善这个方案,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反复修改、验证,终于把一切都敲定好了。
余建波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何杰秋说:“老何,咱们得制作一张宽1000多米,深90米的渔网。

何杰秋和余建波就站在浅水区,眼睛紧紧地盯着前面的渔船,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尤其是何杰秋,双手攥得紧紧的,都快捏出汗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心砰砰砰地跳个不停……